PTH焊點上錫不良 | 電子制造中的關鍵工藝與不良危害解析
PTH焊點上錫不良 | 電子制造中的關鍵工藝與不良危害解析
焊點上錫是電子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藝環節。在電子元件和電路、電路板焊接過程中,于焊點上燙上一團錫的過程。這一步驟旨在確保焊接材料與焊點之間形成牢固無縫的焊接界面,從而提高焊點的機械強度和導電性能,保證電路板的穩定性和可靠性。
我們收到從市場退回的PCB板,在波峰焊接后,個別PTH孔出現上錫不良現象,PCB表面處理方式為OSP。為了精準判定失效原因,我們將采用專業且詳盡的檢測分析方法,查找其失效原因。
測試分析
1 外觀檢查
利用體視顯微鏡對PCBA上錫不良通孔焊點及其他通孔焊點進行光學檢查,結果如圖1所示:
個別PTH焊點明顯發現上錫不良現象,表現為通孔無明顯填錫異常;其他焊點,較多位置通孔焊盤疑似存在潤濕不良現象,后續利用切片分析手段進一步觀察確認。
圖1. 上錫不良PTH焊點光學檢查照片
2 X-Ray&CT觀察
圖2為X-Ray及CT觀察,結果顯示:①個別焊點存在無明顯填錫及填錫高度不足現象;②個別焊點內部存在空洞現象;③失效焊點及未失效焊點均觀察到pin針偏位現象;④失效焊點未見明顯孔破異常。
圖2. NG1異物紅外分析圖
3 表面分析
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對失效焊點進行形貌觀察和成分分析發現:
失效焊點及未失效焊點,通孔拐角位置都發現異物殘留現象,成分分析結果顯示,異物位置含有C、O、Br、Si、S、Sn、Ba、Cu元素, O、Br、Sn元素推測為助焊劑所含元素,C、O、Si、S、Ba元素推測為綠油殘留所含元素,后續通過切片分析進一步確認;失效焊點孔環表面發現異常Cl元素。
圖3. NG 焊點及OK 焊點形貌觀察及成分分析結果
4 剖面分析
剖面分析結果顯示:①個別焊點孔環表面局部無明顯焊錫殘留,推測焊盤表面潤濕異常;②孔壁焊接正常位置IMC生成連續,厚度在1.28μm~3.21μm;③失效焊點及未失效焊點,通孔拐角潤濕不良位置都發現異物殘留,成分含有C、O、Al、Si、S、Sn、Ba、Cu元素,所含元素與表面分析結果一致,根據異物形貌及成分可知,該異物為綠油殘留。
圖4. NG 焊點及OK 焊點截面形貌觀察及成分分析結果
5 PCB光板分析
光學觀察:如圖5所示,所有PTH通孔孔環表面完好,未見明顯異色、刮傷等現象;個別PTH通孔拐角位置發現顆粒狀異物殘留。
SEM+EDS觀察:如圖6所示,所有PTH通孔孔環表面形貌異常,成分含有C、N、O、Cl、I、Cu元素,其他Cl、I為異常元素;拐角位置顆粒狀異物含有C、N、O、Cl、Cu元素,Cl為異常元素,顆粒所含元素與PCBA通孔拐角殘留綠油成分存在明顯差異,說明該顆粒狀異物并非PCBA通孔焊點所發現的綠油殘留。
圖5. PCB光板PTH通孔光學檢查照片
圖6. PCB光板PTH通孔孔環表面形貌觀察及成分分析結果
6 PCB光板上錫性驗證
對PCB光板進行浸錫試驗發現個別PTH孔環表面發現局部潤濕不良現象,潤濕面積小于95%,不滿足IPC標準要求。
圖7. PCB光板PTH通孔浸錫后光學觀察典型照片
結論
結論:
①通孔拐角位置異常綠油殘留,影響了整個通孔的上錫性;
②PCB光板OSP膜存在異常污染(含有異常Cl、I元素),降低了通孔孔環及孔壁的潤濕能力。
建議:
嚴格管控PCB光板綠油涂覆工藝及OSP膜工藝質量,避免通孔拐角綠油殘留及OSP膜污染。
***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,如需轉載,請注明出處 ***
- 聯系我們
深圳美信總部
熱線:400-850-4050
郵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蘇州美信
熱線:400-118-1002
郵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北京美信
熱線:400-850-4050
郵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東莞美信
熱線:400-850-4050
郵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廣州美信
熱線:400-850-4050
郵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柳州美信
熱線:400-850-4050
郵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寧波美信
熱線:400-850-4050
郵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西安美信
熱線:400-850-4050
郵箱:marketing@mttlab.com